400-014-9996
背景框1

        沈阳地区青铜时代文化遗存,遍及辽河中下游和浑河流域广大地区,大体可划分为早晚两期,早期距今约4300~3100年,相当于中原夏商时期;晚期距今约3100~2300年,相当于西周初到燕国设五郡之前。早期文化和遗址主要有柳河流域的新民高台山文化,浑河、蒲河流域的新乐上层文化,苏家屯沙河沿线的老虎冲类型,辽北法库湾柳街遗址和康平顺山屯类型;晚期有于洪郑家洼子遗址及墓葬为代表的青铜短剑文化遗存。

        高台山文化,以高台山遗址为代表,包括墓葬和遗址。墓葬发掘百余座,皆为土坑竖穴单人墓,葬式有屈肢、直肢两种。随葬品以陶壶、罐、钵为主,不见三足器,且以高足钵扣覆于鼓腹壶上为其独特葬俗。遗址发掘面积不大,仅发现灰坑和一座陶窑。出土陶器与墓葬所出有别,主要有鼎、高、瓮、罐、壶、钵、碗、杯、纺轮等。高台山遗址经C1测定,距今约4355~3335年。

        新乐上层文化,是以新乐遗址上层遗存为代表,时代可能略晚于高台山文化,文化面貌与高台山文化相近,埋葬习俗略有差异。墓葬多为土坑竖穴单人屈肢葬,随葬品有壶、罐、钵、碗等,器形较小,制作粗糙,不见高台山文化墓葬壶钵套扣的随葬形式。

        康平顺山屯文化类型和法库湾柳街遗址,属辽北地区青铜文化范畴,距今约35003000年左右。顺山屯遗址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,多素面,个别饰附加堆纹,器耳发达,器形有鬲、鼎、罐、钵、盆、凯等。墓葬盛行屈肢葬,特别是有多人合葬,随葬品中有鬲、鼎、罐、盆、壶、簋、杯等,而不见高台山墓葬中壶钵套扣的形式。湾柳街遗址,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,手制,多素面,有少量压印刺点纹和附加堆纹,器形有鼎、鬲、、钵、碗、甑、盆、杯、壶、勺、豆形器、纺轮等;并出土鹿首刀、环首刀、铃首刀、戚、斧、镜等北方式青铜器。

        老虎冲类型遗址,仅发现青灰膏泥填充的祭祀坑9座。出土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,兼有黑陶,手质地粗糙,素面,火度较低。器形有深腹罐、壶式罐、罐式鼎、高领壶、纺轮等。深腹罐外叠唇较面饰窝刺纹,壶式罐饰上翘的桥形耳。陶器造型较为特殊,自成体系,所处时段距今约3300年左右。

        郑家洼子遗址,面积达7万平方米,文化内涵丰富。墓葬有大小两种规格。小墓皆为土坑葬,无葬具,随葬品仅1至2件或空无一物,属地位低下的贫民墓葬。1965年发掘的6512号墓为大棺椁墓,出土铜、陶、石、骨等随葬品42种797件。有成组的兵器、成套的马具和系列的装饰器件,宁式曲刃短剑文化墓葬中规模最大,随葬品最为丰富的一座。表明男性墓主是该文化中显贵阶层和首级的人物,"可能已具王者身份"。

(文字来源:《沈阳考古发现六十年》)

背景框2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返回
顶部